中醫治療小兒咳嗽以宣通肺氣,化痰止咳為主,有表證者應疏散外邪,有裡證者宜滌痰通腑。而首應根據咳嗽聲音是否清亮和重濁、喉間有否痰聲、痰量之多少、痰色之黃白、以及病程之長短來辨別寒熱虛實,分清外感及內傷。一般外感咳嗽多見咳嗽聲高氣粗,痰液厚稠,起病急,病程短,多屬實證;而內傷咳嗽大多咳聲低弱,發病緩,病程長,往往多見虛實夾雜。
若外感咳嗽首當辨其病因病理,風寒者宜疏風散寒、宣肺止咳;風熱者宜疏風清熱,化痰止咳,邪去正安,痰去咳止。需留意不可過早使用寒澀之品,以免有礙邪之弊。而內傷咳嗽,則應辨明為何臟為本,累及肺臟,隨證立法。
以下介紹治療小兒咳嗽之小處方:
1.風寒咳嗽
風寒咳嗽初起咳嗽頻作,咽痒聲重,痰白稀薄,鼻塞流涕,惡寒無汗,發熱頭痛,或全身酸痛,舌苔薄白,質淡紅,脈象浮緊。
食療:以紫蘇9g、陳皮9g、白蘿蔔片12g,以水一碗煎成半碗,加紅糖一湯匙,趁熱溫服。
2.風熱咳嗽
風熱咳嗽多見咳嗽不爽,痰黃黏稠,不易咯出,口渴咽痛,鼻流濁涕,伴有發熱頭痛,惡風,微汗出,舌苔薄黃,質紅,脈象浮數。
食療:以雅梨一個去核,杏仁9g、冰糖15g,水煎服。
3.痰熱咳嗽
痰熱咳嗽多見咳嗽痰多,稠黏難咯,發熱面赤,目赤唇紅,口苦作渴,煩躁不寧,甚則鼻衄,小便短赤,大便乾燥,苔黃舌紅,脈象滑數。
食療:以魚腥草30g,杏仁9g、桔梗3g、水煎服。
4. 陰虛燥咳
陰虛燥咳多見乾咳無痰,或痰少而黏,不易咯出,口渴咽乾,咽痒聲嘶,手足心熱,或咳痰帶血,午後潮熱,舌紅少苔,脈象細數。
食療:以川貝母6g、雪梨一個、冰糖15g,水煎服。
小兒咳嗽之成因 |
小兒咳嗽之成因與成人相約,但需留意小兒之生理特性。小兒咳嗽最多見於感受外邪,肺失清肅。小兒身體處於形氣未充階段,其肌膚柔弱,而衞外功能較差;同時,年幼之子未能表達寒熱,難以隨溫度變化自調衣著,故多易受外感。因此,每逢冬春氣候多變之時,小兒最易為六淫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所侵,不論六淫從口鼻而入,抑或腠理受之,均使肺臟鬱閉不宣,清肅不行,導致肺失宣肅,發為咳嗽。 |
其次,痰濁內生,貯肺作咳。中醫理論認為「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」,小兒脾胃薄弱,易為乳食、生冷、積熱等所傷,導致脾失健運,水谷不能化為精微,反倒酿成痰濁,上貯於肺,壅塞氣道,使得肺氣失於宣暢,以致咳嗽。另外,小兒肝氣多見亢逆化火,木火上炎,或心經蘊熱,日久化火,均使得煉液成痰,亦為咳嗽。 |
另一個原因則為素體虛弱,肺脾受損,多見於稟賦不足之小兒,或外感咳嗽,治理不當,日久不癒,耗傷正氣,則發為久咳。同時亦易復感外邪,致使咳嗽屢作,肺脾進一步受損,發展成內傷咳嗽。 |
綜合而言,小兒咳嗽成因雖多,但其發病機理則一,皆在於肺臟受累所致。正如《景岳全書‧咳嗽》所言:「外感之嗽,其來在肺,故必由肺以及他臟,此肺爲本而他臟爲標也;内傷之嗽,先因傷他臟,故必由他臟以及肺,此他臟爲本而肺爲標也。」 |
(以上資料僅供參考;每個人體質及具體狀況不一,若有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或有關專業人士意見。仁濟醫院中醫服務查詢: 2370 2216)